《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磁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
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
B.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C.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 法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皇权意识的增强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热播剧《芈月传》中有一场景:秦武王走到九鼎之边,忽然转头问周天子:“寡人欲携此鼎归我秦国,大王可允?”周天子只得壮起胆子,勉强应了一声道:“秦王无礼,九鼎非天命不可移,逆天行事,后果自负。”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
A.分封制的衰落 B.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C.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D.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三)康有为的思想轨迹
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1879年前后,他开始通过翻译的书报接触西学,并在游历香港、上海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改革的思想架构。变法失败后,他游历世界,思想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法开国会奏折》
材料二 自戊戌至今,出游与外省八年,浸灌于欧美政俗之中,推求于中西之得失。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地,然偏重于道德哲学,而于物质最缺然。百年来欧人之强力占据大地者,非其哲学为之也,又非其民权、自由致之也,以物质之力为之也。物质固形式之末,然为今日中国之急务。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吾遍览甲午前后中外大臣之奏牍,其皆知讲军兵、炮舰而已。军兵、炮舰者,以之强国,在物质;工商者,以之足民,亦在物质。同光数十年,所开之新器局所皆官办也。不奖励民厂,而欲待官厂之为之,其能与欧美列强敌乎?
——改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在变法时期持什么主张?
(2)材料二康有为所说的“物质”大致指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有为思想的前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