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开罗会议后,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关于将日本从中国掠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这一规定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美对其反共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屈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妥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
——摘自哀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中国视角分析抗战胜利前后没有收复香港的原因。
材料二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北京终于在其后几个月开始实施一个全面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国走上了通往工业化的道路,在1953年下半年还进行了“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北京的外交姿态中,这种缓慢但却稳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政策得到了体现。确实,正是在这段时期,对和平共处的强调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特征,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动向。1954年6月,北京在中印联合公报中赞成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材料三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摘自《邓小平文选·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9.24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概述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历史意义。
下图是2019年某日《人民日报》一幅漫画,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西方某画家曾说:“我们认为,笛卡尔主义者,伏尔泰主义者,以及其他理智的官员们利用理性,无非是想维持建立起来进而又死亡的社会准则。”这位画家的创作旨在
A.抒发个体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B.通过渲染色彩来表现人的感情
C.歌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D.遵循写实原则揭露社会的问题
1889年,有学者指出:“英国多数大城市里,古老的特征正在迅速消失;历史悠久的房屋被推到作为适应现代需要的建筑基地,一切都在现代化;但在乡村,一切依旧。”这反映英国
A.工业革命尚未波及乡村
B.城市化对传统文明的冲击
C.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抵制
D.工业文明摧毁了小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