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73年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A. 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
B. 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
C. 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D.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斯大林曾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该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 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 二月革命中
C. 七月事件中
D. 十月革命中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以高于农产品市场价,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谷物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销售,偿还抵押贷款;否则这些农产品将归政府所有。材料反映新政中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
A. 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 消除农民对政府不满情绪 D. 打击大农场主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他们不信任平民”的原因是( )
A. “他们”不是平民的代表
B. 民意与效率具有背离性
C. 贵族政治不需要平民
D. 反对主权在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