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聪慧的欧洲人,如果习惯于思考一些国家的优势和不足,只要提出几个问题,即便不掌什么数据,也可对一个他此前并不了解的国家的人民有一个大致不错的认识。但若以为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则大谬不然
——托马斯・梅多思《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漫谈札记》1847年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搞(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应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考工记》是春秋末年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官书。涉及的理论问题虽不多,但车轮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现象、抛物体的轨迹、水的浮力、材料 强度、器物发声与形状的关系等是古代科学知识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
——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思想界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为《天工开物》撰写简介,并评析伯恩斯等人的观点。
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
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
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1848年,大约有20%的波士顿人乘火车上下班。208列火车中有118列出入于该城的7个终点站,这些线路呈放射状由市中心区向外伸展,服务于波士顿15英里方圆的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城市职能的变化
B.经济结构革命性变化
C.第三产业的兴起发展
D.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A. 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 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