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

《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演变反映了

A.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B.儒学地位得到强化

C.统治思想趋向保守

D.道德教化受到重视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孝经》从汉魏以来的儒学教养文本到唐代成为与五经并列的经书之一,说明以孝道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D选项符合题意。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A选项排除。儒学地位的强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体现的是统治者对道德教化的重视,B选项排除。《孝经》地位的提升,不能反映统治思想趋向保守,C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

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

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思想内容较庞杂

C.因提倡法治而闻名

D.在先秦并未出现

 

查看答案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

B.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

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

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

 

查看答案

《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这反映当时的学者们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重视规则和秩序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强调变革和法律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A. 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 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 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