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有人说“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历史的引领者”是指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C.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和平建国问题
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在渝期间,毛泽东在回答“共产党要不要另起炉灶”的问题时表示,“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灶里不许我们造饭”,“我们对国民党,只是有所批评,留有余地,并无另起炉灶之意”。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倡导和平建国 B.缺乏抗争国民党的实力
C.强调自身独立自主的必要性 D.不敢公开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 北平政协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
C. 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D. 中共七大召开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