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朝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

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朝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粮食、布帛等来自农村的产品通过镇市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城市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这表明

A.城市商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商品化提供条件

B.商业发展使宋朝城市和农村贫富分化拉大

C.农产品涌入城市使宋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宋朝城市发展依赖农村

 

A 【解析】 宋代城乡之间互通有无,双向贸易,粮食、布帛等来自农村的产品通过镇市向城市集中,为农产品商品化提供了条件,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宋朝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排除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排除C;材料中体现的是城乡之间双向交流,而非城市以来农村,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是昭武九姓。他们是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者其后裔的泛称。有康、安、石、米、史、何、穆等姓。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传入西方。由此可见

A.丝绸之路是由汉族商人控制的贸易之路 B.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应是丝绸和瓷器

C.昭武九姓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 D.昭武九姓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贸易

 

查看答案

“汉初诸臣,推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这表明

A.西汉初期大臣全都出身卑微 B.西汉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西汉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D.汉初诸臣多能体谅百姓疾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春秋时期,夷狄进一步包围着周人,华夏族的 存亡,在于抵抗夷狄戎蛮的成败。于是“尊王攘夷”成为维护华夏族生存的一面旗帜,是华夏民族意识形成的一个显著标志。从此,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出现了壁垒森严的界限。“华夏”一词随即产生。这说明

A.华夏族就是指西周的贵族

B.华夏意识在忧患之中产生

C.华夏民族与夷狄融为一体

D.华夏族指的就是中华民族

 

查看答案

当下,使古老“丝绸之路”延伸成为现代版“国际大合唱贸易的“一带一路”战略,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利也。”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  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一直采取严厉的限制政策,明太祖在位期间曾多次“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这就是所谓的“海禁”政策。隆庆元年,明朝城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蕃”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后,原市舶司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接待各国贡舶变成主要接待各国的商舶。沿海各地贸易活动兴盛起来,海外大量的白银和银元输入中国,进一步扩大了白银在中国国内市场的流通范围。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1616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反映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开放海禁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

(4)“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民谚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而政府的决策则直接影响着商业的发展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七《舆服志三》

材料三  (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他安排洋商住进合适的商馆,向他们推荐买办、通事、银师和仆役。……一当他们的商务办完,洋人就须立即离开广州,或是回国,或是去澳门过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代“市”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局面最早什么时候被完全改变。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哪一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首倡者,分析其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