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请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列举2点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至少列举2项措施)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1)秦国商鞅;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加上南方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3)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 (4)要有改革精神,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 (1)一问根据题干可知商君指商鞅,二问根据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可知商鞅变法鼓励开垦私田,承认土地私有。 (2)一问根据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可知江南经济发呢迅速,二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环境、政府重视、人口南迁进行回答。 (3)根据材料三“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可知为迁都洛阳,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还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精神及顺应潮流进行分析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泰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查看答案

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科举制

B.察举制

C.监察制度

D.丞相制度

 

查看答案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查看答案

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司南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