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 材料一 只...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

材料一  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

——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注: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材料二  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材料三  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

——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

材料四  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

(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有何深远影响?

 

 

(1)不是。巴金不是五四运动亲历者,提供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中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材料四中匡互生自己未提及此事。 是。材料二、三的作者作为亲历者可信度比较大;材料一、二、三相互印证。材料四中匡的回忆不足以证明。 (2)同意。理由: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不同意。理由: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学生的行为是爱国的,不应被起诉。 (3)作用:先锋作用。影响: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 第(1)题,因为设问中提醒从史料的可信度角度回答,前三则史料认为是匡互生而第四则史料则未提及匡互生,而根据材料前三则史料不是亲历者即不是一手史料,又或是文学作品和他人回忆史料真实度相对低而第四则史料是当事人的亲历却未提及此事,故推断可能不是。第(2)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法治而是爱国,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回答,也可以综合起来从理性爱国的角度回答。第(3)题根据所学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在北京起到了先锋的作用,而五四运动后期工人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使得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迈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不科学

B.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够严谨

C. 《共产党宣言》只适用于一定时期

D.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

C.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仍是君主专制 D.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查看答案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之称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查看答案

“《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确立了共和制

B.实行了总统制

C.创立了联邦制

D.建立民选制度

 

查看答案

1742年2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