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摘编自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选官途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任命)广阳门郎(守门的小官)。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洪迈《容斋随笔》
(2)材料二中的“俗”是指什么?蔡撙“不能免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
|
|
|
|
虎门销烟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致远”号撞向敌舰 |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
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
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齐民要术》
D. 《本草纲目》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该条约:
A.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