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国史大纲》论及战国初期各国的社会状况时,把各国的情况概括成三种类型:“诸国...

钱穆《国史大纲》论及战国初期各国的社会状况时,把各国的情况概括成三种类型:“诸国中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愈深者,其改进愈难,故____①____遂至积弱不振。其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较浅者,其改进较易,故____②____相继称霸于春秋……而经君统篡弒以后,更得急速改变其国家之内部组织,自宗法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___③___则以受封建传统文化之熏陶更浅,故其国家可以不经内部君统篡易,而亦追随改进为新军国焉。”①、②、③对应的应该是

A.鲁卫、齐晋、秦楚 B.秦楚、齐晋、鲁卫

C.秦楚、鲁卫、齐晋 D.鲁卫、秦楚、燕宋

 

A 【解析】 鲁国位于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卫国在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深,改进愈难,①是鲁卫;齐和晋都是春秋时期争霸的国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浅,由传统的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故②是齐晋;秦国和楚国远离中原地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小,容易进行变革,故③事秦楚,本题选择A项正确。B、C和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史》中指出,春秋与战国时代面貌不同,“诸大国则征战益烈,终至由争霸之局,易为吞并之局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尚在,诸侯不得不借助周王的旗号;战国时期周王威信扫地,诸侯熟视无睹

B.春秋争霸战争尚有周礼的约束;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掠夺人口、土地、军需物资,成为兼并战争的主要表现

C.各诸侯国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是兼并战争的后盾,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

D.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确立的政治秩序依然有效,战国时期周王权威开始衰落

 

查看答案

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

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

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

 

查看答案

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这表明周代

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

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 由官府控制

B. 不受官府的干预

C. 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 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