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②“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1687年某著作在巴黎出版,在欧洲激起了巨大反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当时就高度评价到“中国的哲学之王……这位哲学家超越了我们所指导的几乎全部希腊哲学家的时代,他总是有着熠熠闪光的思想和格言。”该著作是
A.《马可波罗行记》 B.《坤舆万国全图》
C.《中国哲学家孔子》 D.《海国图志》
《宋史》中出现了“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名字,与之有关的社会思潮是
A.佛学
B.法学
C.玄学
D.理学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 B.西欧形成“中国文化热”
C.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柏应理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他强化孔子的“礼治”观念,并融入法家思想,特别注重人们等级差别以及外在的制度、规范对“人欲”的抑制作用。他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