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

“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持此观点的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A 【解析】根据“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可知该学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美德的作用,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B.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更可信性

B.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D.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    )

A.老子 B.李贽 C.王夫子 D.顾炎武

 

查看答案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

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

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