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A.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

D.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

 

D 【解析】 据材料“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可知,自汉武帝以后,打着尊儒的名义,以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对儒学进行解释,而不准其他学派自由传播,儒学的精神已和先秦时期的儒学不一样了,故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学者的个人观点,没有体现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普遍质疑,A错误;据上分析可知,汉以后从符合君主统治的角度进行解释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B片面;C与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 “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查看答案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 和谐人际关系    B. 维护社会秩序    C. 确立儒学独尊    D. 巩固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粱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