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荜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并分析古代中国都城规划中所体现的价值诉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相比,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遵从礼制;轴线布局;讲究对称;政治色彩浓厚(或体现政治职能)。 价值诉求:儒家的秩序和等级规范;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的政治观念。 (2)发展: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 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 (本题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可见遵从礼制;由材料“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可见轴线布局;由材料“城市的中心轴线”,可见讲究对称;由材料“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可见政治色彩浓厚(或体现政治职能)。第二小问,由遵从礼制,可见儒家的秩序和等级规范;由材料“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至高无上的皇权”,可见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的政治观念。 (2)第一小问,由材料“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荜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可见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由材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可见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大事年表(1492-1995)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演变的阶段,并概述各个阶段的基本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各主要进口商品比重变化表(单位:%)

问题: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进口商品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和图2分别是秦汉、隋唐时期京城至南海边的交通干线示意图。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从京城至南海边新的交通干线形成的背景。

 

查看答案

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查看答案

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

C.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

D.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