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万隆会议上,29个亚非国家集体发声,表达了不愿卷入美苏“冷战”的愿望。有人评论说,这股带有深厚“反帝”色彩的思潮,孕育了1961年的第一次不结盟峰会,“不结盟运动应追溯到万隆会议。”据此可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共同反映出
A. 新兴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发展
B. 欧洲冷战与亚洲热战不断加剧
C. 亚非国家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D. 二者奉行不结盟和非集团宗旨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2年,全国已开垦的田地为827053600汉亩,人均拥有田地13.88汉亩,远低于法律规定人均可占有的土地数量100汉亩。据此可知
A. 农业资源得到全面开发
B.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 土地兼并成为社会问题
D. 土地问题亟需解决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共产党宣言》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787年宪法》
辛亥革命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些晚清重臣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们
A. 排满兴汉,瓦解清廷
B. 推进民主,同情革命
C.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 兴办洋务,走向近代
西汉董仲舒认为:“道”是封建社会据已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変,道亦不变。”此观点
A.以君权神投、天人感应神化君权
B.以天人合一、独尊儒术加强君权
C.论证封建制度和君权的合理、稳定性
D.以天道观论证存天理灭人欲的必要性
1936年9月毛泽东在写给朱德、张国焘与任弼时的信中说:“中国最大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反蒋并提是错误的。我们从二月起开始改变此口号。三月南京有人来接洽。我们提出一般的条件再往南京。六月、八月南京又有两次来件。”毛泽东的这一信件反映了
A.国共矛盾是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开始放弃了反共的立场
C.华北事变加速了国共关系的和解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