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朱耷、石涛和清中期的扬州派画家不受因循守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朱耷、石涛和清中期的扬州派画家不受因循守旧画风的影响,他们不拘成法,构图大胆,笔墨奔放。稍后的郑板桥在精神上与石涛等人是相通的,他笔下的兰、竹、石是他精神的象征,是他自由意志的体现。虽然在绘画思想和风格上明中叶以来的画家有不同的追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面对并参与了绘画越来越普及的事实。艺术的实用化也有所发展,书画作品越来越多的作为商品流通。“扬州八怪”多以卖画为生,他们的作品深受当时以商人、收藏家及一般市民为主的消费群体的喜爱。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新曲艺丛书》创作时间段是从1949年10月15日至1950年12月。歌颂新中国,歌颂工农兵,歌颂各个战线不同的基层民众,歌颂新生活,成为《新曲艺丛书》创作内容的主旋律。第9辑的《爷俩逛京城》通过新北京人们思想心态精神状况与旧社会相比较而产生的巨大反差,来体现新北京、新城市、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新生活自豪而兴奋的情景。第5辑王亚平的《蓝桥恨》是控诉买卖婚姻的一个故事。第12辑王亚平《黑姑娘》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两个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抨击了旧社会的买卖婚姻,讴歌了新社会新农村妇女幸福自由的生活。

——摘编自李豫《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方针的制定与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曲艺丛书》中的文艺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并分析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1)特征: 不拘成法、大胆创新、表现个性的解放;绘画艺术的实用化、大众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原因: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严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追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 (2)精神:自豪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影响: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鼓舞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解析】 (1)由材料“不受因循守旧画风的影响,他们不拘成法,构图大胆,笔墨奔放”,可得出不拘成法、大胆创新、表现个性的解放;由材料“艺术的实用化也有所发展,书画作品越来越多的作为商品流通”,可得出绘画艺术的实用化、大众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关于明清时期绘画张扬个性和世俗化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和早期启蒙思想对传统礼教的冲击等角度分析。 (2)关于“精神”,由材料“歌颂新中国,歌颂工农兵,歌颂各个战线不同的基层民众,歌颂新生活”“新生活自豪而兴奋的情景”,可得出自豪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关于“影响”,由材料“控诉买卖婚姻”“讴歌了新社会新农村妇女幸福自由的生活”,可得出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由材料“歌颂各个战线不同的基层民众,歌颂新生活”,可得出鼓舞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个人身份整理文献的伟大实践,否定了“周礼”所规定的“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的规定,首开私人著史之先河。孔子作《春秋》已经意识到史学是由史义、史事、史文三要素构成的。就史义而言,《春秋》之义实为我国史学史上经世史学思想的滥觞,《春秋》通过遣词用句的感情色彩, 寄寓褒贬之义,以达到讨伐乱臣贼子,推行王道的史学目的。

——摘自任怀国《孔子与中国传统史学》

材料二  梁启超曾批评过去的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到了近代,梁启超、章太炎等积极批评传统史学与旧史观,宣扬进化史观,这标志着中国史学由传统类型转为近代类型。近代史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社会、民族各方面历史内容的,视中国历史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部分。

——摘自金毓黼《中国史学史》

材料三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产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以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来探索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全面展开。论战的结果,更多的人接受了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这对国共合作失败后,革命者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形势、性质,明确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自侯云灏《社会问题的凸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史学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 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世纪末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这反映出这时的世界经济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美国

179

瑞士

11

欧盟

148

中国

10

日本

107

澳大利亚

7

加拿大

12

巴西

3

韩国

12

其他

11

 

 

A. 区域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

B. 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

D.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背景是

A. 区域性经济组织成效显著

B. 金砖国家崛起激励了发展中国家

C. 全球化开始波及第三世界

D. 新兴独立国家面临经济旧秩序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

A.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日趋尖锐 B.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的地位

C.布雷顿森林体系已趋于瓦解 D.西欧的联合冲击国际经济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