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价值观,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认知体系中关于生活的基本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

价值观,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认知体系中关于生活的基本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人大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原则不断向外推延,由此扩展成一个“个体一家族一国家一天下”的同心圆结构。在这个同心圆中,家族是按照血缘和宗法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则是不同家族的联结,天下又是国家的扩展……无论家国还是家天下,都与儒家所倡导的家族伦理存在至为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朱其永《中国近代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探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诸多仁人志士秉承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开始吸纳与接受西方文明中的相关要素。国人的精神家园一直无所归从,从而形成近代中国国民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从梁启超到鲁迅,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人的价值观形态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但在国破家残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并无一党一派能够提供理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

——摘编自《形态·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性透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民意识,原来以集权为特征的权力价值和以领袖魅力为特征的人治(德治)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冲击,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代。

——摘编自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价值观相比近代价值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变迁的作用。

 

(1)特点:以家庭为基础,家国一体;强调宗法血缘关系;以儒家伦理为核心。 (2)变化:吸纳西方的相关要素;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呈现散化状态。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加深,政局动荡;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各阶层对不同形式救国道路的探索;传统价值观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3)作用: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1)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人大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原则不断向外推延,由此扩展成一个‘个体一家族一国家一天下’的同心圆结构”可得出以家庭为基础,家国一体;根据材料“在这个同心圆中,家族是按照血缘和宗法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则是不同家族的联结,天下又是国家的扩展”可得出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无论家国还是家天下,都与儒家所倡导的家族伦理存在至为密切的关系”可得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 (2)关于“变化”,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开始吸纳与接受西方文明中的相关要素”可得出吸纳西方的相关要素;根据材料“从梁启超到鲁迅,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人的价值观形态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可得出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根据材料“但在国破家残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并无一党一派能够提供理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可得出呈现散化状态。关于“原因”,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可得出民族危机加深,政局动荡;根据材料“诸多仁人志士秉承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可得出社会各阶层对不同形式救国道路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材料“一方面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与反思”可得出传统价值观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3)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民意识,……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代”可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归纳;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角度归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查看答案

1938l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适应一定的民族特殊性才能实现。据此阐述正确是

A.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个探索过程

 

查看答案

“经典物理学几乎在各个分支学科里都建立起了严密的数学形式,使得物理学家们可以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进入20世纪。但是正当人们准备庆贺经典物理学大厦落成的时候,一系列新的实验发现向这幅刚刚形成的世界图景接二连三地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形容这一现象最贴切的诗句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柳暗花明又一村” C.“山雨欲来风满楼” D.“从今稳步上天霞”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

B.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

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

D.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

 

查看答案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