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B 【解析】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选项B正确;选项A、C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出现,排除; D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能够概括“救亡”的内涵,“救亡”实际上包括政治领域的改革和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三想的深刻变化。”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

A.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

C.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查看答案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分产品的愿望

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C.都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

D.都具有空想性和革命性

 

查看答案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查看答案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这些认识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权力制衡

B.民主自由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