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下列文学作品与此风格相似的
A.《人间喜剧》 B.《巴黎圣母院》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材料反映了
A.美国企图通过英国控制欧洲
B.英国霸权主义思想使其难以融入欧洲一体化
C.英法矛盾是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D.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影响法国对英国入欧态度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
A.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 D.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从16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对这段话认识错误的是
A.地中海时代结束根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B.美国意在取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C.对人类文明中心转移的概括客观合理
D.这个论断暗合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下表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其中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科学中心 | 依据 | |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 | 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 |
意大利 | 1540〜1610 年 | 1540〜1620 年 |
英国 | 1660〜1730 年 | 1660〜1750 年 |
法国 | 1770〜1830 年 | 1760〜1840 年 |
德国 | 1810〜1920 年 | 1840〜1910 年 |
美国 | 1920年至今 | 1910年至今 |
A.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B.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法国经济发展超越英国 D.英国科技投入不断下降
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这体现了美国
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
C.司法权制约行政权 D.运行机制中的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