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贞观三年(629 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

贞观三年(629 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 降低年龄标准,“敕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该敕书作废。这表明当时(   )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A 【解析】 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对于中书省的政令进行否决,说明门下省的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A正确;材料所述为三省六部制,不是三公制,故B不正确;古代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故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唐代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B.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查看答案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

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 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冶金技术的进步 B. 宗法观念的消亡

C. 集权政治的趋向 D. 礼乐制度的完善

 

查看答案

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的加强 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

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查看答案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