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

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 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 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 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D.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王,其他儿子可以分得一块土地建立侯国。根据材料中的“康王少子”,可知这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D正确。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没有废除分封制,A错误。汉初的分封制造成了“七国之乱”,B错误。根据“推恩令”可知,六安王之下还会再进行分封,不是最后的封王,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查看答案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查看答案

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 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 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 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查看答案

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