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
时间 | 活动 | 结局 |
1928年 | 中国与比、意、丹、葡、西签订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条约 | 执行 |
1941年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宣布废除与德日意的不平等条约 | 执行 |
1942年 | 多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并进行谈判 | 未果 |
1943年 | 中国与美英多国签订新约,废除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沿海贸易权、内河航运权、驻兵权等和(辛丑条约》 | 执行 |
A. 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B. 从法理上结束了列强在华特权
C. 通过法律手段抗击外国侵略
D. 积极以外交途径维护国家权益
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官员出身逐渐发生变化
B.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1863年,在筹备江南制造局时,容闳提出建议:“江南制造局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曾国藩采纳了其建议,该局成立后除了制造武器、弹药,还制造机器设备,并设有炼钢厂。这表明当时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
C.已有初步工业化策略
D.独立工业体系初步建成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7年,又开始在新加坡等地设立领事馆;1901年,设立外务部。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 试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B. 逐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在外交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 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发展的需要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明清时期,在滨江海湖泊之地进一步出现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在山地丘陵之域出现不少梯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人口数量的激增
B. 农业技术的提高
C. 高产农作物引进
D. 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