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汉代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

 

(1)原因: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地位:官方哲学。 (3)观点: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或“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措施:依据所学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回答。影响:依据汉代儒学思想巩固了大一统国家以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等回答。 (2)主张:依据材料二““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可知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依据材料二“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地位:结合所学从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可知答案。 (3)观点:依据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以及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影响: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明清之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及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查看答案

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查看答案

“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表明明代文学

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查看答案

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