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泽东强调:“双百”方针是一项长期性的基本方针;治理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办法;我们目前不是“放”得过多,而是“放”得不够。这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双百”方针
A. 得不到知识分子的认同
B.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C. 即将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 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
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
A.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B.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C.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
D.认为资产阶级可以保留自己的立场
孙中山先生认为“全额的生产皆为工人血汗所成”,地主收取租税是“坐享其成、分配之不当”。对此,他谴责:“不平之事,孰有过于此者?”由此可知孙中山
A.代表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
B.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C.主张享有普遍平等的民权
D.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
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 B.否定无产阶级主体作用
C.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 D.积极筹建农村党的组织
1922年10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诫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A. 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B. 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 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 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