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B.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C.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
D.都使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如图做为背景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D.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被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侧漫画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 解放前最高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7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工科 | 17.8 | 31.6 | 34.8 | 37.7 | 37.0 |
农科 | 6.6 | 6.2 | 6.9 | 6.1 | 7.7 |
林科 | — | 1.6 | 1.1 | 1.2 | 1.4 |
医科 | 7.7 | 13.9 | 13.0 | 13.7 | 11.1 |
师范 | 13.5 | 11.9 | 16.5 | 18.8 | 26.0 |
文科 | 10.5 | 7.8 | 7.1 | 6.7 | 4.4 |
理科 | 6.4 | 5.1 | 5.0 | 5.8 | 6.5 |
财经 | 11.4 | 16.5 | 11.5 | 6.4 | 2.7 |
政法 | 24.4 | 2.8 | 2.0 | 1.8 | 1.9 |
体育 | 0.4 | 0.1 | 0.2 | 0.5 | 0.7 |
艺术 | 1.6 | 2.5 | 1.9 | 1.3 | 0.6 |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二者有何本质差别?
(3)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