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1)反对明朝中期以来知识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的学风;亲身实践、强调实验;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 (2)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类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类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技理论类成果比重上升。 (3)特质: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意识。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 【解析】 (1)据“《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农政全书》……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等信息可归纳出三者重视总结;据“医者贵在格物”“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可归纳出三者皆具有重实事的学风;据三人的实践可归纳出他们重视亲身实践,强调实验。 (2)结合材料二表格中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即可得出结论。即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类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类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技理论类成果比重上升。 (3)特质:根据材料“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和“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可以得出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意识。原因:结合材料三信息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C.“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 D.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未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于、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查看答案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

A. 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 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1920年说:社会主义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张太雷1921年指出:要“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恽代英1924年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这些观点主要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认识到

A.要摆脱苏联革命道路模式的束缚

B.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

C.开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把马克思主义结合国情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