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先生认为,无论什么民主,只要是选举,就只能选出精英,最终搞的只能是精英统治,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选主”;只有抽签,才能让“所有的人”获得出任领导职务的平等机会,才能打破精英跟一般人的界线,才能有真民主。由此可见,他认为抽签选举制
A.保障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 B.推动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C.有利于排除精英对民主干扰 D.不存在忽视公民素养的弊病
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9—158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