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
——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
材料三 在20世纪60年代时,浙江省枫桥镇干部创造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维持良好治安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也亲笔批复要各地效仿,试点推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枫桥经验”也不断自我提升,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坚持以群众为基础路线,维护社会的稳定治安,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社会治理正处于优化阶段,可以将其与“枫桥经验”相结合,推动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的步伐。
——据刘任平《借鉴“枫桥经验”实现基层社会良性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绅董制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枫桥经验”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何启示。
如下图是古希腊帕提农神庙女神雅典娜的塑像复原图,古希腊雕塑家将她雕塑成一个非常自然的“人”,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古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
A.反映了民主政治思想 B.说明崇尚无神论思想
C.体现了人神合一思想 D.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梵蒂冈所藏的希腊语1144号抄本中提到,“陶片放逐法”由最初的议事会进行改为由人民直接投票,流放的基准票数也由最初的200票变成6000票。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
A.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政
C.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D.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新民周刊》记载,在邓小平和陈云等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截至1983年4月底全国已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计192000多件,所涉及的党员中被开除党籍的8500多人,经济反腐败活动取得重大胜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改革开放已进入深化期 B.法制体系有待健全
C.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 D.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A.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B.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 D.工业布局得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