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1)变化: 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 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 ③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 影响: 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 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 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2)原因: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 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 ⑤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比较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关于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和材料二“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可从地域(范围)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材料一“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和材料二“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可从内容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材料“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和“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可从对象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从对唐朝、对世界的角度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能力。关于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交往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政局清明,经济繁荣,国家一统,民心所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的疆域分属哪个朝代?各反映出实行怎样的地方管理体制?

材料二  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西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他”是谁?列举他“开辟辽阔疆域”的主要举措。

材料三   从康熙到乾隆,都奖励开垦荒地,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淮水患,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带已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16世纪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甘薯和玉米,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到乾隆中期,清朝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3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盛世?这一时期统治者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查看答案

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

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应该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查看答案

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 B.党项、契丹、蒙古、女真、满族

C.女真、契丹、党项、满族、蒙古 D.党项、契丹、满族、女真、蒙古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该机构是

A.秦朝的郡守 B.西汉的西域都护 C.明朝的厂卫 D.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