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1977-1979年名义GDP和实际增速统计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 名义CDP(亿元) | 实际增速 |
1977 | 3221.1 | 7.6% |
1978 | 3645.2 | 11.7% |
1979 | 4062.6 | 7.6% |
A. 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初显
B. “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
D. 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在1981年底以前最早创办的48家合资企业中,属于华侨、华裔、港澳华商投资的共28家,占60%。香港、新加坡和其他城市的华人实业界和金融界人士与中国合办的合营企业所取得的成功,引起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实施经济特区战略十分科学
B.单一的公有制开始发生改变
C.西方企业错失投资中国机遇
D.海外华侨推动改革开放启动
独立主权的获得不仅意味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享有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利,而且双方能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材料旨在说明
A. 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成为共识
B. 推进合作共赢成为共识
C. 关注非传统安全成为共识
D. 建立政治同盟成为共识
1970年初期,坐落在新疆罗布泊的中国核设施悄悄搬迁到西藏某地,而旧基地则伪装成很逼真的原子弹设施。此举是由于
A. 中国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
B. 两极对峙的局势趋于紧张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中国国家安全遭遇新挑战
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 | 投资金额 | 施工项目 | 积累率 |
1960年 | 384亿元 | 8.2万个 | 39.6% |
1962年 | 56亿元 | 2.5万个 | 10.4% |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