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后的某个时期,一些优秀文艺作品如《红旗谱》、《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等,被要求进行修改,修改的标准仿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这个时期是(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这一指示()
A.符合“双百”方针的精神 B.消除了苏联文化的影响
C.保障了文化的持久繁荣 D.促进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近代某思想家指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故先有民而后有君。君者,为民办事者也,若事不办则易(更换)其君,乃天下之通义也”,这段话说明,该思想家旨在强调
A.中体西用 B.进化原理 C.主权在民 D.君主立宪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下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主张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B.认可民生主义
C.认为民族主义有局限性
D.赞同民权主义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贯穿其中的一个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实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