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境内百姓多以“赵人”、“秦人”、“齐人”、“燕人”、“楚人”等自居。到汉武帝时代,境内的百姓逐渐被称为“汉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大致形成。这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强化了民族认同 B.郡县制度消除了地域差异
C.儒学独尊促成了观念一统 D.官僚政治淡化了宗族亲疏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周公东征后,以成王命,把殷旧都及畿辅之地封给文王少子康叔,国号卫;把一部分殷遗民封给纣的庶兄微子启,以存殷祀,国号宋;把奄国的旧地封给周公子伯禽,国号鲁;又封太公望之子于鲁之北,国号齐。卫、宋、鲁、齐分别位于下图中的
A.②⑤③① B.⑤②④③ C.⑤②③④ D.②⑤④③
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分封制下的实物配给 B.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
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 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
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是历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境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责,与有责焉耳矣。
——摘自《日知录》
材料二 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朝野的目光集中于西方的科学技术,到清末则认识到制度的落后或许是中国的病根,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
——摘编自刘惠君《试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在国家意识引领下,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历史上的中国,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今,“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成为实现世界共同发展、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发展作出的又一贡献,是新时代国家意识在国际事务和重大举措中的体现、升华和崭新拓展。
——摘编自朱文通等《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其作者并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器物”、“制度”和“思想”方面分别进行的实践探索活动。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新时代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根据材料一回答,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阳明学说的特色。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儒学家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