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唐建立二省六部制以来,六部尚书的品秩一般是正三品,侍郎是正四品;明初改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明初官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笼络开国功臣的需要
C.内阁制度的实施
D.加强皇权的必然选择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中书省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国语·鲁语》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这表明在分封制下
A.周天子经常发动讨伐诸侯的战争
B.诸侯具有统帅军队以承天子的职责
C.战争时周天子亲自指挥军队作战
D.诸侯国的国君没有统率军队的权利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察举制
D. 世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