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这说明
A.无产阶级是大革命的领导阶级 B.民众思想的进步有利于大革命进行
C.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问题 D.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刚开始觉醒
1927年4月末5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中指出:“当时我们的党,却只注意于反帝国主义及反军阀的斗争,而忽略了与资产阶级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决定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模糊 D.找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
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表明列强侵华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 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1901年,孙宝碹在《忘山庐日记》中写道:“日本学校章程,首列修身一科,可知身之不可不修也,明也。我国古圣贤所发之理,实与欧洲哲学家之语相通也。顾我国有种讲道学者,专治修身之学,修身而外无学,所以但成一乡党自好之人,而无益于天下。”据此分析,该思想主张
A.强调中国要全面学习日本 B.延续了中体西用的观念
C.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D.全盘否定中国修身之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五十九年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材料反映康熙年间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趋向松弛
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
明朝初年,政府把工匠分为轮班工匠和住坐工匠两种。轮班指各地的工匠轮流赴京服役,以三年为一班,期限三个月,役毕回家;住坐指工匠每月上十天工,其余时间可自由支配。这一举措
A.解除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 B.体现了民营手工业主导地位
C.体现了赋役制度重大变革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