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 【解析】 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C项正确;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是道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是荀子,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互相诘难,批驳的目的是

A. 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B. 发展私学教育

C. 挽救奴隶制度

D. 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查看答案

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 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 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 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查看答案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关注社会问题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国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身为一名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摘编自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李斯特所描绘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了抨击与揭露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流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解材料中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实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