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期间,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这与共产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纪律性形成巨大的反差。由此可知,当时
A.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
B.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
C.国民党开始重视组织建设
D.工农革命热情并未充分调动
下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示意图(部分),其中“?”处应添写的是
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国民》数种 | → | ? | → | 1920年左右,大中学生创办的宣传新文化的各种刊物达上百种 |
A.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新式印刷技术发展
D.五四运动的推动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B.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C.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
1906年冬,同盟会召集会议讨论革命旗帜的设计方案。与会代表提出了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象征十八行省的十八星旗、象征天下大同的井字旗等若干方案。这些方案的提出表明
A.国家与民族的观念至上
B.各地革命理念趋同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清朝统治分崩离析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美国1781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而1787年《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是“自由与绝对统治之间的最成功的调和”。美国国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美国
A.邦联观念业已消除
B.统一国家即将形成
C.地方主权逐步退出
D.州际矛盾得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