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内涵广博,应用性强,可以用于政治、军事、学术和生活等方面,其中至今仍然具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D.“小国寡民”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的复兴,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的,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复兴出现过三波浪潮,现在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上升阶段;相应地,便有三个谷底——1900年、1933年、1976年,和两个波峰——1922年、1945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取20世纪中国复兴浪潮的某一阶段,围绕“沉沦”或“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或否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伴随着条约体制与民族国家体系对中国的冲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清王朝开始在近代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内审视边疆治理……,以构建近代民族国家为标的,调整“中央边疆”关系,并推行边疆与内地的“均质化”政策,希冀加强对边疆地方的直接控制。1884年,新疆与内地一样被设省治理,翌年,台湾由府州升格为行省建制,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与此同时,通过向内外蒙古移民实边,开始直接介入内外蒙古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
——摘编自冯建勇《近代中国疆域形态衍变与边疆知识体系生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该理念表明特朗普
A. 谋求构建单极世界
B. 力图主导价值观方向
C. 掩盖霸权主义实质
D. 追求利益并推卸责任
下面是二战后的一幅有关国际局势的政治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国际局势
A.导致了欧洲的严重衰落
B.推动了“杜鲁门主义”出台
C.增加了美苏核战争危险
D.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