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中连载了数篇《苏联论》。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之“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30年初,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

—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

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十为宜。周恩来赴苏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援助做准备。同时期,在全国范围也兴起一股“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改编自孙璐的《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知识界兴起“苏联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热”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1)原因:苏联“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希望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致力于围剿中共,对外战争准备不充分;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变化(特点):主体从知识界引领到政府主导;手段从理论宣传到实践行动;领域从经济到科技、文艺等。 评析: 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共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冷战背景下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借鉴苏联经验并争取苏联援助。 评价: 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滋长经济建设的冒进情绪;导致俄语人才过剩;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 “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一五计划”等信息及重工业基础薄弱、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民政府的战争准备不充分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2)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据“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周恩来赴苏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首先从原因分析,再从结果评价,解答过程中联系史料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漫画《大棒对大棒》(作者:方成)

(图注)报纸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内外遇到一系列困难。(1963年2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推断图6中下面人物最有可能是欧洲哪位政治家?概述当时的欧洲为了努力成为“欧洲人的欧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

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

(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中外“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史实两例。

 

 

查看答案

有专家认为,中国梦概念能够揭示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遭遇后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现代化注定了既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又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历史起点不是西方现代化的起点。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史观包括( )

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这说明

A.苏联解体并非美国所愿意看到

B.美国失去了推行霸权的原动力

C.世界政治格局影响着国际形势

D.苏联对一些国家的约束很重要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曾经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这一做法( )

A.开经济国有化政策的先河

B.是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尝试

C.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继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