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77年,康熙帝在皇宫内乾清门右阶下设置了南书房,在翰林院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

1677年,康熙帝在皇宫内乾清门右阶下设置了南书房,在翰林院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入值者除陪伴皇帝赋诗填词、写字作画外,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这种做法

A.导致了清朝中枢机构的臃肿

B.有利于皇权的充分发挥

C.有利于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大

D.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成为机要秘书机构,这种做法大大加强了皇权,从而有利于皇权的充分发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清朝中枢机构的臃肿,故A项错误;南书房和内阁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南书房作为机要秘书机构能够协助皇帝快速处理政军要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

A.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

B.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

C.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

D.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

 

查看答案

《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据此可知该机构

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

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宜战权

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中央对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均设属国以处之,其最高军政长官为属国都尉。同时,中央还派出临时性武官“持节都护”,地位相当于内地的太守,构成独特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持节都护”的设立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易形成军政合一的割据势力

 

查看答案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