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共在1925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但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一词。1927年八七会议上,第一次将没收地主土地表示为“土地革命”。以下对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主要原因的合理推测是
A.未接到共产国际指示 B.对土地革命认识不够
C.维护国共两党的关系 D.服务于北伐战争进程
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始终贯穿政治改革主线
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C.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D.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中国近代史年代尺,适用于表达该设计的主题是
A.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不平等条约体系
D.实业救国的艰难历程
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关于甲午战争的评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鲁伯炮,所以,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它是内战和示威用的以及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军队
A.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队
B.只学西方的军事技术
C.军事实力比日军先进
D.更适合对外防御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