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

“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诸多名言中的两句。在孙中山眼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是

A.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潮流

C.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

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B 【解析】 结合所学,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认为资本主义是世界潮流,主张民主共和政体,故排除C,选B;孙中山反对列强侵略,排除A;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存在反对近代文明的不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 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 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C. 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D. 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查看答案

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俾斯麦回忆录里的这段话,表明他期望

A.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D.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确立了三条纪律与程序:(1)会议以闭门方式举行;(2)所有问题的决议必须以州为单位来投票;(3)投票结果以当时在场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标准。制宪会议的这些规定

A. 表明美国急需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

B. 确立了国家权力结构中州权至上的原则

C. 有助于均衡各州利益确保行政效率

D. 主要为避免会议受外界干扰

 

查看答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从下图《抢劫》到下图《魂牵梦绕》,两幅图片涉及的战争场景是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B.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C.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