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相权逐渐加强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材料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内各个党派和各个阶级与各个民族的联合。针对敌人已经进行并加紧对中国分裂活动,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团结国内各民族,在共同对日原则下,实现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同时与汉族联合建过统一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在少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使少数民族享有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1945年,中共七大肯定了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提出要改吾国内少数民族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拥有自治的权利。1946年3月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见进一步指出应确定内蒙古自治政府是非独立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仍属于中国版图,并为中国民主联合政府一部分。随后,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内蒙古的阴谋,并于1947年5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同时在陕甘宁、晋冀鲁等解放区也建立起一些县级以下民族自治区。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早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民族区域自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 | 典型姓名 |
西汉 | 严延年、韩延寿、耿寿昌、车千秋、陈万年 |
东汉 | 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 |
唐朝 | 李义府、狄仁杰、房玄龄、李白、(号青莲居士)杜如晦、(《诗经》风雨如晦)武三思 |
宋朝 | 张择端、(字正道)石守信、包拯、(半希仁)、欧阳修(号醉翁,谥文忠)、司马光(号迁叟) |
清朝 | 和坤、施琅,姚鼐、田文镜 |
1949—1976 | 郑建国、赵援朝、尹互助、张超英、钟卫星 |
新时期 | 颜开乐、田蜜蜜、唐林婉儿、杨柳诗婷、张珍妮、李享(谐音理想) |
姓名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又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生育文化源远流长。夏禹时期以后,人口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在地广人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一文中较为完整地表述了他的早期人口思想:“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志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雍塞,下则游手而嬉,嗷嗷之众,何以安此?”在论及“人满之患”的危害时,他进一步提出:“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谨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随着孙中山从改良到改革的思想改变,其人口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百兆苍生之众”已不是“人满为患”,而是可以作为“发奋为雌,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的有利条件。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不仅不同意当时中国人口太多的观点,而且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他认为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要把智力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新道德的教育作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
——摘编自《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有关人口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人口思想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984年,中央决定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规定一般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可以更长一些。同时还规定,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的,可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这些规定
A. 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 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 加强了集体对生产的管理
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
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