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 物质生活
B. 科学精神
C. 理性价值
D. 自由权利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这一方针
A. 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有力贯彻
B. 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
C. 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D. 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 )
A.在①阶段,中国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
B.在②阶段,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在③阶段,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在④阶段,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开始到来了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D.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A.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B.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
C.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