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材料 李悝是魏文候、武候时参加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李悝曾兼采各国成文法而作《法经》。规定大盗要戍边守卒,重者则处以死刑。甚至还禁止道路拾遗,认为这是有“盗心”的表现。“贼”指伤人、杀人,“杀人者诛”,其家属没入于官。《法经》中规定一人越城者诛,“十人以上夷其乡及族”。“群相居一日以上则问”,三日以上要处死。
李悝做《尽地力之教》。他认为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即要农民加强劳动强度,以增加国库收入。李悝又作“平籴法”,即在丰年时向农民多征粮食以作为储备,供荒年时调剂之用,农民遍不至因饥馑而破产、流散。这样既缓和了阶级矛盾,又保证封建国家不失去大量的劳动人手。李悝这些措施,“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李悝主张废除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李悝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腐朽的世袭制度的挑战。
——根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归纳李悝的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思想形成的原因。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不列颠之战(BattleofBritai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1940年6月希特勒打败法国后,想与英国“和解”,遭拒绝后转而付诸武力行动,逼其就范。7月16日,希特勒正式下达《关于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行动代号为“海狮”)的第16号指令。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顺利实施,德军决定首先夺取制空权,故自8月13日起,德军拉开了大规模空袭不列颠的序幕。德军先以英国机场、雷达站为目标,继而以英国首都伦敦和其他大城市为对象实施猛烈轰炸。这场不列颠之战实为空战史上所罕见。但是,英国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并没有被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们万众一心,坚持抗战,直到1941年5月,英国彻底粉碎了德国征服不列颠的企图,并打乱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原定战略计划,使英国成为西欧抵抗运动的领导中心和盟军战略反攻的基地。而德国在进攻英国失败后,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在战略上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列颠之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列颠之战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从大航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贸易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1世纪初美欧历次贸易战
时期 | 发生背景 | 相关行业 | 相关举措 | 贸易战结果 |
20世纪30年代 | 大萧条前期 | 众多行业 |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 | 并没有阻止大萧条的来临 |
20世纪70年代 | 石油危机带来经济滞胀 | 农产品、钢铁 | 在关税总协定的框架下通过“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等合法途径来变相提高进口关税税率 | 第三方市场受损,双方贸易状况改善,财政赤字明显上升 |
20世纪90年代 | 美欧多国经济下行 | 公共采购领域 | 规定商品自产比例限制及自产商品的采购优先权,丰富了贸易战的策略 | 美国损失显著低于欧共体 |
21世纪初 |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 | 钢铁 | 根据国内贸易法条款进行调查后制裁、提高关税税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向WTO申诉等 | 欧盟、亚洲钢铁行业受损显著,美国钢铁业受益 |
——摘编自《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
请根据材料,探讨对“贸易战”的基本认识,并选取历史上任意一次贸易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明确两点认识,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南京官府构建的水利体系,大致由湖泊、河流、城墙水关和沿江堤圩等构成。城外积蓄大小河流水而成赤山湖和后湖,且都通过秦淮河与长江相连。进城后,秦淮河分为两支,“皆与城外各河脉络贯通,既便客货往来,兼资居民汲饮”,在水患来临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排涝通道。为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外水位,城墙的某些地段建设有进出水关,用闸板控制启闭,依靠它们调配控制出入城水流。此外,南京沿江分布着大量面积不一的圩田,为阻止江潮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后因南京官府缺乏中央拨款、秦淮河淤塞、外湖逐渐被填为圩田、水关失修等原因,至道光年间,南京多次出现内涝……
——选编自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
材料二1898年,德国通过《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其中在青岛划分华人区和德国人区两片分别进行城市建设:城市水利方面,德国人区给排水网系统采用环状配水方式,灵活调节城市用水量,且下水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防止了重复建设。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设置不同的雨水和污水地下管道,分流管理雨水和污水,先将污水汇集于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后,用泵直接输送到海中。当时,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沿海建立了座污水处理站,有些污水站至今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华人区则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并处在污水排泄的通道。
——选编自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南京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思路,说明其与清代社会特征的联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特点,比较清代南京及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