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
A.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古代中西方思想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句中国古代,在西方最为相似的观点是
A.“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首要方式
D.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 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B. 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 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 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