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员郑至道提出:“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穡;工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一观点可以佐证,宋代时期
A. 传统经济观念发生转变
B. 尊卑等级秩序逐步弱化
C. 社会平等意识显著增强
D. 商人逐利意识逐步淡化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相辅而行,察举贤良方正时,便有对策之试。如《石林燕语》载:“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对上述两汉用人政策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 B.德才兼备的取仕倾向
C.考试人仕的选才标准 D.唯才录用的用人理念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皇帝 | 州刺史权力内容 |
汉武帝 |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 |
汉昭帝、宣帝 |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
汉平帝 |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
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 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
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汉初儒学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构想……使儒学成为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严密哲学体系。材料说明汉初儒学知识分子
A.继承了先秦儒学并使之上升为官方哲学
B.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社会发展趋势
C.使儒学思想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
D.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传统宗法伦理哲学观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 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