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呼声:戴高乐提倡“法国是法国人的法国”;尼克...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呼声:戴高乐提倡“法国是法国人的法国”;尼克松阐述“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B.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发展

C.两极格局日益稳固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形成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材料信息反映出美国掌控力相对下降,法国、日本、中国实力的日益提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发展中国家,选项A排除;材料并未描述两极格局,而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极格局瓦解之后提出,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是存在于本世纪(指20世纪)初的对汽车的需求创造了今天巨大的汽车制造业,而是制造廉价的T型“福特”牌汽车的能力刺激了现代社会对汽车的大量需求。这体现的是

A.“新边疆”政策 B.“伟大社会”纲领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D.供给学派理论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提到,1954年,美国引爆的那颗氢弹比投在广岛上的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750倍。接下来,苏联也宣布自己掌握了氢弹的秘密。除去最狂热的冷战斗士,所有人都感觉到战争不再是国家政策的一个可行性工具。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核武器的威力利于减少战争威胁 B.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C.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D.冷战双方势均力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

 

查看答案

1935年后,美国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但是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高达900万。这表明

A.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失灵 B.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现象

C.罗斯福新政没有彻底摆脱危机 D.美国的失业问题无法解决

 

查看答案

苏联国家从农民手中征到的粮食不断增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为1820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增为2750万吨。没有再出现以往的粮食收购危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

A.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B.工业化实现推动粮食增产

C.利用市场与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 D.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的英国,在工厂工作的妇女的工资比其以前在家做计件工作的收入要高的多。例如,1914年,在曼彻斯特纺织厂,已婚妇女每周所挣的钱比她们在家绣手帕所挣的钱要高一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 B.手工产品丧失市场

C.机器生产的普遍使用 D.男女同工同酬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