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人把它理解为十九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有人认为“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下列作品符合材料中“它”的风格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认识
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表明新中国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
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
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
A. 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民生主义
B. 孙中山为其博爱思想寻求历史依托
C. 孙中山完全寄希望于博爱的实现
D.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