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曾对百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到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中书门下”
B.设立内阁
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军机处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 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 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渐趋强化
B.分封制趋于瓦解
C.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D.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相传西周初年,年幼的成王与弟叔虞玩游戏,成王曾拿一片桐叶给弟弟,说“封给你啦!”在旁的史官看到这一情形就请成王择日封地。成王说:“我与弟游戏呀!”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将唐国旧地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此材料反映:
A.西周初年已形成君主专制制度
B.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
C.西周初年只封赏同姓子弟
D.西周初年天子立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精神”白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